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機制砂石骨料的生產進入了工業化時代,相應的設計、生產、質量控制等規范標準也逐步完善。機制砂石骨料做為一種工業產品進入市場后,不僅促進了市場消費理念的變化,而且,也促進了混凝土性能多樣化的發展。但是,由于原料及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工程設計單位技術水平等原因,造成砂石生產線投產后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機制砂石骨料生產線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噪聲和污水。經過處理后廢水、噪聲都能達到國標標準。這里主要從減塵、降塵及收塵三點介紹粉塵的防治措施。
機制砂骨料生產線的優化設計有以下幾個方面:
1、機制砂石骨料線環境保護的優化設計減塵
通過優化設計,減少生產工藝過程中的揚塵:
1)控制料倉下料角度,料倉下部做緩沖設計,不僅減少料流對給料機的沖擊,而且減少給料時的揚塵;
2)設備密封設計,溜管間用法蘭連接,卸料用階梯溜管等;
3)盡量減少物料的轉運點和落差。
2、機制砂石骨料線環境保護的優化設計降塵
主要通過高效噴霧裝置將懸浮粉塵盡快降下,減少污染:
1)原料卸料倉頂部加設噴霧裝置,卸料時可降塵;
2)中間料堆場、成品堆場下料點上方加設噴霧裝置,實現降塵。
3、機制砂石骨料線環境保護的優化設計收塵
1)通過合理布置、平衡計算來設計收塵系統。對骨料線來說,收塵風管角度一般控制在上行風管不小于55°、下行風管不小于40°;含塵風管風速控制在15m/s左右,凈風管風速控制在12m/s左右;同一收塵器的收塵點個數盡量少,不宜超過8個;盡量減少收塵風管彎頭個數;設計要達到收塵系統的風量平衡、壓力平衡;
2)收塵系統有了平衡計算,合理布置,避免因隨意選擇而造成的浪費。例如某企業的砂石生產線系統:生產線的破碎、篩分等揚塵點均一對一收塵, 所選收塵器處理風量均在40000 m3/h左右(實際不需要),收塵器、風機配置較大,造成了投資浪費,運行成本增加。因此,設計時應重視收塵系統的平衡計算與合理布置。
工程投資作為工程建設的重要指標,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高度重視。調研發現,機制砂石骨料生產線的投資差異很大,一條1500tph砂石聯合生產線總投資約2.5億元,2-1000tph砂石聯合生產線總投資約1.3億元,一條800tph砂石聯合生產線總投資約3500萬元。雖然機制砂石骨料線的個性化,原料、裝備、工藝等有很多不同,投資沒有的可比性。但是條件相似,規模相同的項目,還是可以比較的。借鑒水泥行業用規模投資來比較投資的經驗,砂石行業可以通過優化工程設計、控制建設投資,杜絕因項目前期工作不到位,廠址選擇、生產線配置不合理,導致投資浪費現象的發生。
近年來,洛陽建材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完成了各種規模的機制砂石骨料生產線近80條,積累了大量的工程設計經驗。所設計的各類規模的砂石生產線具有:破碎設備匹配合理,空間布局緊湊,占地面積小、投資經濟效益高、碎石料品質好、石粉產出率低等的特點。同時,生產線采用計算機DCS控制操作系統,實現生產精確控制,自動化操作,確保產品質量,降低勞動強度。
洛陽建材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的生產線具有以下特點:
1、生產線生產彈性大:適合于處理量500-3000噸/小時的大規模生產;
2、成品砂石噸生產成本僅為常規生產線的3/5;
3、生產自動化程度高,耗能少,破碎比大;
4、投資回收期短,4-5個月可收回投資;
5、具有整形功能,產品成立方體狀;
6、成品粒度優良,符合國家標準。砂石料生產線(石料生產線)中石英砂生產技術。